-
UID:2942281
-
- 注册时间2014-12-30
- 最后登录2023-03-06
-
- 发帖898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奖学金949
- 威望2253
- 打卡3909天未打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义乌十八腔,更多精彩评论请登录后查看。
关闭
2020年上半年义乌市自然资源综合统计数据 (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0年6月30日) 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一是深化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各镇街、平台、重点用地部门进行了多轮的用地需求和发展思路对接,摸清各单位用地需求、各地块重要程度和分期计划,进一步深化完善“中、高”两种规模情境下的用地布局方案。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工作成效明显,入选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成果交流活动。作为部级试点城市,完成我市城区试划课题,形成成果报告。 二是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工作。将自然保护地的划定范围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形成我市的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建议方案并上报省自然资源厅。 三是编制系列重要规划项目。编制完成《义乌市主城区新三年有机更新计划》《“1+X+Y”村庄布局规划》《国贸大道两侧城市设计》《经发大道两侧城市设计》《孝子祠区块城市设计》等重要规划项目。与金义都市新区、浦江、东阳等周边区域进行了多轮对接,协同完成金义都市新区规划、金义一体化规划、义浦同城战略发展研究等跨区域规划工作。 二、规划管控一是完成汽车4S店、义东北福田物流中心等90个重点项目选址报告。多途径新增地下空间停车位1237个。出具下车门等地块的规划条件191个,规划说明360件。 二是参与机场路立交化改造三阶段等47项重大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规划方案论证,青口有机更新地块18个出让地块的交通影响评价。 三是完成2个项目“退二进三”审查。完成违法建筑影响规划程度认定5件,完成建设工程定位验线110件,完成竣工规划核实167件。 三、改革创新一是农村有机更新工作进入新阶段。5月13日《义乌市农村有机更新实施办法(实行)》正式印发实施。全市60个试点村中,39个村已完成90%以上农户的签约,总签约农户16224户;33个村已开展旧房拆除,拆除旧房共4295户,拆除旧房占地面积25.3万㎡;14个村已上报核定村庄建设用地规模;42个村的“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初步成果已经形成。 二是宅基地跨村安置和农房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持续推进。印发《关于规范宅基地跨村安置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跨村安置后村庄建设用地规模扣减等内容。完成宅基地跨村安置57.5间,收取选位费2762.5万元。 三是不动产登记“综合创新示范”改革试点全面推进。率先建立起“四全两无”义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新模式(全业务类型、全流程、全地域、全天候、无线下、无纸化)。197项不动产登记业务类型精简到121项,全部实现24小时全地域网上申请,均可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历史遗留疑难问题或个别确须实地踏勘的办件外,不含法定公告期限)。 四是“多审合一”“多测合一”改革深入开展。试运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条件)和建设用地审批意见书、划拨决定书合并办理,办理时限由法定的25个工作日缩短为8个工作日,办事材料由24份精减为6份。印发《义乌市建筑工程项目“多测合一”改革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完成各类“多测合一”项目92宗。 四、资源要素配置一是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申报13个项目的省重大产业项目奖励指标,获奖励预支计划指标489亩。完成2个计划批次建设用地报批,涉及686亩新增建设用地。 二是整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将6个项目上报省厅审核,加快26个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整改。 四是科学计划供应土地。按计划有序完成供地7357.1亩,完成消化历年批而未供面积4853.25亩,盘活存量挂钩新增建设用地3410.73亩。 五、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一是继续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开展统一时点更新工作,外业举证完成率达到95%。完成我市与周边七个县市区行政区界线两侧公路、铁路、河流等重要地物进行接边,确保重要地物的贯通性;核实国有与集体土地的范围,修正图斑权属信息;结合义乌市二调成果,对照三调初始调查成果,对各地类流向情况进行分析。 二是开展批而未供土地数据大清查。在认真梳理以1999年-2019年农转用、供地数据基础上,逐宗核查档案,截至目前,完成1999-2019年农转用项目初核5340个,覆盖率100%,完成1999-2019年供地项目梳理1853个,完成率63.79%。 三是扎实开展卫片执法检查。扎实开展2019年四季度、2020年一季度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第一时间完成图斑内外业核查和问题图斑交办。做好“平安考核”涉及2018年度卫片执法永久基本农田违法图斑整改工作,17宗违法用地全部依法查处和整改到位。 六、执法监察一是依法引导分类处理*****328件,按期办结率100%。化解市交办的*****积案5件,化解率42%(共12件)。完成8条扫黑除恶案件线索核查上报。 二是完成全局70个行政事项内部审批流程梳理。总体上符合规范,并对问题进行了通报,明确了整改要求。 三是办理行政诉讼案件40件,行政复议案件15件,对7起败诉案件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整改。 四是下达涉土、涉林行政处罚39个,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1件。查处涉林违法犯罪案件30起,其中刑事案件9起,依法采取强制措施12人。移交(配合)土地违法线索查处6起。 七、信息化建设一是争取“智慧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省级试点。5月13日,试点工作方案获省厅批复同意。试点将按照“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的工作思路,全力谋划打造以项目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数据全面共享分析、资源信息实时“掌控”的创新型智慧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目前项目已完成评审,正处在公示采购意向阶段。 二是5个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通过立项评审。经过努力,争取到数管中心的大力支持,“智慧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数字档案工程系统、国有土地出让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管理系统和不动产登记林权系统等五个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全部通过数管中心的立项评审。此外,基本完成划拨转出让网签系统开发工作系统开发工作。 三是完成招商地图制作。整合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历年来农转用批次、存量建设用地等各类数据,将123宗22850.97亩的地块逐个上图。 八、森林资源保护一是抓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自春节前的1月23日开始,连续35天,组织628人次,对全市72个菜市场,31个野生动物经营利用单位、16个驯养繁殖单位进行了地毯式检查和野生动物预警宣传,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作出贡献。 二是抓紧松材线虫病防治。完成去冬今春全市枯死松树清理,共清理枯死松树296439株。完成全市42.17万亩松林春季疫情普查,对发现因松材线虫病引起的枯死松木,及时通知相关镇街清理。 三是完成绿化面积6943亩,新植珍贵树31.56万株,完成珍贵彩色森林建设16861亩。完成20个金华市森林村庄申报。积极筹备森博会协调对接工作,根据疫情形势拟定4种方案。 四是抓实森林防火基础。组织开展防火督查20余次,新增建设森林防火语音提示杆33个,举办护林员队长培训班1期,解聘8名护林员,新聘用8名护林员,实现全市森林火灾“零发生”。 五是抓牢地质灾害防治和矿产资源管理。汛前就启动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共排查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189个,登记防范区内需转移人员信息628条,为浙安全码赋码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更新市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公布2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2个高易发区、10个中易发区、7个低易发区,92名预警预报体系人员信息。拟定《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矿产品处置工作管理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规范工程性采矿权设置。完成7处已进场施工的废弃矿山生态治理工程验收,完成未治理的4处历史遗留矿山政策处理,实现进场施工。完成制砂场专项规划编制,进一步规范制砂场规范管理。启动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修编,保障我市建筑行业砂石资源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