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当中可能存在的误区
1.市场上溢价最高的房子基本上都是被首次购房者或者首次换房者这样的铁刚需买走的,说白了就是对房地产只关注很短的时间且容易相信一些人的错误引导。(我好像是在内涵某些屁股决定脑袋的人[偷笑])
2.把过去的上涨当成一种信仰,很多人在买房这件事上对信息获取和通盘思考上是存在不足的,抓不住房价上涨逻辑的主轴,只关注过去的价格,从而对未来的房价产生错误判断。另外这方面会带来乐观预期,恕我直言,大部分人都是抓不住房价上涨的主轴的,最后的结果就是预期带动的有些业主坐地起价和一些购房者非理性地去售楼部抢房,关于这个长期去看是要降温的。这一点没什么好多说的,我也不好拦着你,我只能提醒你适当克制这种情绪,理性看待资产价格。
3.过度高估地段的影响力,忽视房子这种商品的内在属性,关于这一点,在未来的购房当中一定要把参考比重放到首列,当然顶级学区房除外。
4.高估地铁、轻轨对于一个小区的影响力,当然我不是在说没有影响,我说的高估,关于地铁房的涨价逻辑这里我先不展开。
5.过度逆向思维,这是投资者最容易犯的,尤其是有一定经验的投资,反倒是自住购房者一般不会犯这个错误。也就是“捡漏”思维,总是幻想一个地方是否高估,另一个地方是否低估,而做不出理性的判断,归根到底啊,还是不专业。
6.自我中心,自我强化。每个人的看法、观点、偏好,基本上都是由自己相应的背景决定的,这种背景里面可能包含了圈层,说的直白一点,阶级,也可能包含了教育经历和人生阅历,或者是生活圈子和文化偏好,各种因素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人和人之间注定就是没法相互理解的。这一点在所在地购房可能不会有太明显影响,因为你是根据你的看法和偏好去选房子,那只要你不是太过非主流,那总有足够多跟你相近背景的人处在相近的脑回路当中,你们的选择也会比较相近,可以形成一个顺畅运作的局部市场。
7.自我证实,就是人倾向于去刻意寻找一些部分事实,来支持和强化自己的信念,甚至不惜扭曲事实,并且自己还没有意识到,或者有所意识到,但依旧不能自拔。比如认为市区某些老片区被低估,要补涨的人,就很容易会陷入不停地去寻找证据来支撑他这个想法的状态中去。他可能会去找一些很高的挂盘价,但实际上业主完全就是不诚心卖瞎挂的,根本成交不了的价格,不能代表真实的市场情况,或者去通过中介口中的只言片语来捕风捉影,试图证实房子涨了。这个问题说到底是因为承认错误、否定自我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尤其年纪越大越痛苦。这也是一部分仇中崇美的华人的症结所在,活了一辈子,你要让他否定自己整个人生观,太难了,所以,彼此放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