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通知就《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稿》中建议控制县城建设密度和强度。县城建设应疏密有度、错落有致,既要防止盲目进行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又要防止摊大饼式无序蔓延。县城人口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公里0.6万至1万人,县城建成区的建筑总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应控制在0.6至0.8。限制县城居住建筑高度。县城居住建筑高度要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占比应不低于75%。县城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确需建设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应严格充分论证,并加强消防应急、市政配套设施等建设。 2020年4月27日,住建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内文称“中小城市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县城住宅要以多层为主”,对县城住宅进行了“限高”。
而今年3月29日,住建部发布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对县城新建住宅的限高。虽说目前政策还处在征求意见阶段,但它所反映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明确了。
为什么限高?原因很简单,高层建房存在诸多维修、改造、安全等方面隐患。即使是在很多大城市,高层的消防应急和物业管理都不是件简单的事,更不要说本身硬件设施就跟不上的县城了。
尤其是在如今,很多县城都面临人口严重流失、城区空心化的问题。此前有委员提议,对人口低于10万人以下的小县进行合并试点
因此,住建部在县城推行限高,除了高层在县城存在的消防隐患以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优化县城居住环境,避免城区进一步空心化。文件全文: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地产情报站、浙中在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