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这句话原话是出自任泽平先生,任先生原话是没问题的,他还有个分析框架,只是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慢慢地很多人丢失了这句话背后的逻辑。
长期看人口,有人才有需求,对不对?这当然对,但是在经济学意义上有支付能力的欲望才叫需求,你说一位年轻人刚到一个大城市你想到这买房,但是你没钱,那对不起,我尊重你的诉求,但是你不是有效需求。 这里展开两点,房价成本基础和这座城市的财富创造能力,产业导入和产业结构特性也决定着一座城市的需求,产业导入产生持续的购房需求,同时也会伴随人口流入,未来城市发展格局变化也对应着产业导入和购房需求的产生,这一点 十四五规范中也已经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了。
中期看土地,这个很简单,土地供给上来了供需平衡,那么价格自然就能够回到稳定合理的区间。
这里讲一下土地供给的库存周期 在经济学上也叫基钦周期,就是居住用地的供给直接决定住宅的供给,这个关系很简单,不像需求端还有购买力高低问题。但是要知道供需是动态的,而需求的分布在时间上又是不军均匀的,因为楼市政策、贷款条件、经济预期、市场情绪等各种因素都会对人产生影响,使得需求会在某个时间段集中爆发出来,大家一窝蜂冲进去买,而批地盖楼到销售需要几年的时间,新房的供给没法很快做出调整,所以这个时候就会陷入到阶段性的供不应求或者说你认为的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关于预期和市场情绪就最近在我们身边就上演了一次了,尤其是市场情绪,因为人都是高度主管情绪且非理性的,再加上一些屁股决定脑袋的人的错误引导,结果就更加明显。 那么相应的,需求集中释放了之后,需求就会没进入到一个等待恢复的低迷期,而后续的供给依旧充足,又变成阶段性的供过于求,房价就可能下跌,尤其是二手房可能会失去流动性,下跌就更为明显。
短期看金融,金融或者说货币政策,这是对房价影响力最强的外生性因素,但是目前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考虑,目前的金融政策已经很明显了,控制房贷规模,控制资金流向,这一点没什么好多说的,短期金融端是不可能有所放松的。 房价无脑暴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大人,时代变了。
现在要讨论房地产,必须要明确地一点就是,房价无脑暴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时代已经变了,未来的房地产投资应摆正投资心态,放弃投机思维,建立科学、合理、长期的投资理念;其次,正确分析国家政策方向,明确“房住不炒”的定位并非是对市场的“一刀切”,而是稳定市场健康发展;再者,利用政策指导和政策空间,充分挖掘房地产长期投资价值。 这是未来个人投资房地产必备的个人素质和心理定力。
城市发展格局变化对应的是国家经济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发展阶段为何转变,如何转变,房地产又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也欢迎私信讨论,未来的房地产会从驱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因变成被经济发展推动的果,这个因果倒换也意味着投资房地产的思路应该由此转变,抱着固有思维投资那么大概率是个失败的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