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1年8月至9月政府采购意向公布,将对《义乌市综合交通规划(2021-2035年)》项目进行采购。
近年来,义乌交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铁路、公路、航空、轨道、邮路等立体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初步确立。交通的“蝶变”,促进了我市商贸、物流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产业与人口的集聚,有力支撑了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建设,推动着义乌这座商贸“明星”城市的迅速崛起!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义乌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港站”,义乌交通又迎来了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进一步织密全市高速公路网络,是未来义乌交通发展的重中之重。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义乌市公路总里程约155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为75.7公里。公路网面积密度为141.09公里/百平方公里,较“十三五”初期增长了12.29公里/百平方公里,提升了9.5%。
“十四五”,义乌将以绕城高速公路为核心,以“三轴六向”为总体布局,在原有的杭金衢、甬金2条高速公路,和在建的义温高速基础上,新增义诸、义浦桐、义龙庆、甬金衢上和甬金高速(拓宽改建)工程5个高速项目。这将使未来义乌境内高速公路总数量达到7条,高速公路密度跃居全国前列。
前不久,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的《浙江省综合交通枢纽“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十四五”期间,共建长三角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着力打造杭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打造宁波(舟山)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温州、金华(义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中也明确了,在交通方面,以高铁义乌站建设为关键,构建三大交通走廊交汇中心,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联通开放的轨道交通体系。
未来几年,义乌将构建大容量、高效率的干线铁路网,干线铁路总体上形成“三高二普”布局,其中“三高”指沪昆高铁、杭温高铁、金义三四线,“二普”为沪昆铁路、金甬铁路。辐射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温州)、南昌、合肥5个方向,总里程160公里,强化与国家高铁网、长三角轨道交通网衔接;
优化铁路集疏运系统,谋划沪绍(义)金铁路,跟踪国家和省超级高铁布局,积极研究沪杭磁悬浮延伸义乌可行性,引领义乌城市跃级;优化铁路货运枢纽布局,积极争取铁路西站列为全国集装箱专办站,推进“义新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开行列数在全国前列;通过高铁枢纽带动后宅、北苑、苏溪连片发展,形成38平方公里高铁新城。
综合交通枢纽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