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50阅读
  • 0回复

“分手费”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476
奖学金
1815
威望
9675
微信分享到朋友圈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腔主  发表于: 2021-09-1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义乌十八腔,更多精彩评论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关闭
     案情介绍:
      恋爱时,小A和小B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天天黏在一起你侬我侬,金钱方面也不分彼此。但是因为种种矛盾,多年恋爱关系还是走到了尽 头, 没有所谓的好聚好散,双方还因为金钱纠纷对簿公堂。恋爱期间,二人的日常消费大部分是通过小A的“花呗”以及信用卡支出。最后协议分手时,小B还向小A出具了一张借条,写明了小A信用卡及支付宝9万元的支出会由小B承担。分手后,接到各种催款信息的小A陡然想起小B的借条,既然 分手后就是陌生人了,为什么不能把钱拿回来?

  

        庭审中:
      小A提交了银行流水、消费记录等证据并当庭说明了二人恋爱期间的消费情况,
      小B则主张双方恋爱期间都有过经济上的相互帮助,出具借条系挽留小A之举,实际的借款并没有发生。
      法院审理认为:
        原告的借款均发生在双方恋爱期间,这些款项既有双方共同消费部分,也有被告小B单独消费部分。
        1)对于共同消费部分,本身属于赠与,但被告出具借条,表明被告愿意作为借款偿还。但按双方各半负担的原则,原告自担的一半,被告虽出具借条,其本质上属于赠与,由于赠与未完成,被告在庭审中不认可该部分是行使撤销权,故由原告自担的一半不构成借贷关系;2)法院结合当事人询问、借条、账单等情况确认了被告单独消费部分;由于双方未约定利息,对原告利息的诉求,法院不予支持。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偿还原告6万元。

  



    生活中,情侣之间写借条,分手后向对方索要“分手费”的纠纷,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十八腔律师团帮你理一理“分  手费”的那些事。
     1.因非法同居、不正当两性关系等产生的“青春损失费”、“分手费”等情感债务转化而来的借贷,因违背公序良俗,所以不受法律保护。
     2.若想要起诉主张借贷关系,则不能仅以借条为证,还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已完成交付。若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且能作出合理解释的,则难以认定双方的借贷关系。
     3. 另外“分手费”也可能被认定为无偿性赠与行为。如果赠与人已同意并已自愿给付,且不损害他人利益,则不能要求受赠人返还。若赠与人尚未  给付,则可以反悔并撤销。
     4. 若出具人出具的载有“分手费”的借条系另一方的纠缠,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所为的,则该协议无效。

如需法律帮助,请添加十八腔律师团微信:sbq931207


[ 此帖被十八腔律师团在2021-09-18 14:42重新编辑 ]
特别声明:帖子及回帖全部内容为论坛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任何用户如认为页面上的特定内容涉及侵权,可通过页面底部侵权投诉指引向我们进行投诉。
本帖共有0条回复,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