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2021世界义乌人大会在幸福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300多名与义乌市场关系密切的企业家、侨商、外商、专业市场经营者齐聚义乌,近500万人次海内外人员通过云上直播参会。大家围绕“数字引领、畅通循环、创富共富”主题,共叙友谊,共话发展,共同探讨以数字化改革创造义乌未来。
15年来,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长31倍,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分别增长近4倍,总人口从150万增加到超过250万;建成区面积从55平方公里增加到110平方公里。近三年义乌每年都获国务院正向激励,总量全省第1。
经济总量今年上半年,义乌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15.5%,位居全省十七强县市第二,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 财税收入今年1-9月,义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亿元,增长23.5%,增幅列全省十七强第1,其中税收占比94.2%,列第2;税收总量列第3。近三年义乌的年均可用财力超过500亿元。 人口总量目前义乌总人口超过256万,常住人口186万,位居全省县市第1。截至9月底,全市流动人口突破170万,比去年年底增加8万多人。 客流物流1-9月,全市高速公路出入口总流量增长25%,公、铁、空客运总量增长31%,省道、高速进出大货车480万辆,增长12.4%,平均每天1.8万辆进出义乌。 资金流量9月底,全市存款余额4094亿元,比年初增长8.5%;贷款余额3814亿元,比年初增长13.1%。1-9月,义乌市场周边资金、现金总流量同比增长18.7%。 数字经济1-9月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3%,增速全省第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5.7%。直播行业有各类服务机构70余家,网红主播3000多名,直播产业链从业人员超8万人。 人才科技全市本科及以上人才增长15%。今年3.1万名大学生首次来到义乌,增长30%,其中博士约60名,硕士约1700名。在义乌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院就读的研究生近600人。1-8月,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增长58%,占营业收入的3.4%。 城乡面貌下车门、孝子祠等区块,都已经成为历史,县前街已经通到义乌江,城西五一村、佛堂坑口村等为代表的的广大农村发生巨变,全市“十三五”以来城乡有机更新累计达8万户。西门老街与国内一流团队合作,保护开发已经全面启动。去年世界义乌人大会启动的侨商大厦项目,目前已经入驻。大家期盼了20多年的双江湖,已经开挖,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将在年内结顶。曾经脏乱差的城北区块,正在建设8.4平方公里植物园。幼儿园百园工程正在实施,已经建成86所,年内建成125所,2023年200所幼儿园全部建成。浙四医院正在开展评审,今年将实现三甲医院零的突破。10条美丽农村精品线已经串联成280公里大环线。 “这些数据和现场的背后,是我们坚持和深化‘义乌发展经验’,坚持经济和城市转型,坚持改革和项目两手抓。”林毅说,当前,数字变革正在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产生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我们正加速迈向一个全新的数字文明时代。义乌迫切需要全面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的系统性重塑。对此,林毅具体分享了义乌当前正在努力的三个方面数字化改革。
第一个方面
义乌正以数字自贸区为抓手重塑商贸,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节点。自去年8月纳入浙江自贸区扩区范围,义乌立梁架柱,谋划了数字贸易顶层设计,正在打造小商品自由贸易综合应用。通过数字化改革,力争到2025年,实现内外贸总额超1万亿元,真正实现管得好、通得快。近期,义乌将重点通过十大自贸区项目来落实。 第二个方面
义乌正以未来工厂为抓手重塑产业,推进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下一步,义乌将着重做好四件事。 一是建设信息光电和绿色动力小镇两大数字经济产业平台。在LED、光伏两大行业基础上,推动义乌半导体产业发展。绿色动力小镇围绕绿色动力拓展。到2025年,数字经济比重要提高到65%以上。二是选择3-5个传统行业先行启动数字化改造。积极开展纺织、化妆品、饰品等义乌传统产业领域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鼓励探索新型“科工贸一体化”,重点提升小微园区、产业园和CBD等。三是构建全生命周期、全要素服务管理平台。实行项目从招引到达产后的全链条数字化服务管理,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为产业优化提升腾出更多空间和资源。四是建设双江湖科教园区、人才社区等人才集聚平台。全面提升人才数字化服务,为大学生来义乌创业就业提供“一周免费住、三年半价租、购房直接补”。到2025年,义乌将实现人才总量突破50万。
第三个方面
义乌正以未来社区、未来乡村为抓手重塑城乡,推动共同富裕。 义乌建设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的目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义乌城市能级,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到2025年,义乌要建成未来社区15个以上、未来乡村30个以上。全市人均收入达10万元以上。 具体来说,义乌要做四件事。一是按照一个市理念“多规合一”加快建设五大板块、提升四个镇。高铁新城和新CBD板块打造对接杭州、上海优质资源的重点板块。城西板块突出自贸特色,加快产城融合。双江湖新区板块突出教育、科创、文旅等功能。廿三里、苏溪、江东板块加速提升城市功能。主城区板块在有机更新基础上,形成新的城市服务业。同时,加快大陈、赤岸、上溪、义亭四个镇发展。二是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高快一体路网,全力推进国贸大道延伸、机场路与江赤路直连、老城区地下环路建设,打造联合周边县市共建总长140公里的跨区域三环,规划建设义诸、义龙庆、义温、义浦桐、甬金衢上五条高速,全力推进轻轨、高铁全高架站房建设。三是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围绕“出生、入学、就业、生活、救助、养老”六大类重点“关键小事”,在全省率先打造智能速办数字化应用,省心办、快速办、无感办。四是重塑基层治理方式。以提升“基层治理四平台”为重点全面覆盖基层核心业务和老百姓最需要的领域。
大会还围绕重大基础平台项目、综保区入驻及其他贸易类项目、自贸区新业态项目、自贸区产业项目、创富共富项目等5大类别进行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330亿元以上,预计将带动贸易增量300亿元以上。这些项目的签约,将进一步赋能自贸区唱响改革红利,着力构建综保区共舞内外双循环。
今年以来,我市已累计签约引进重大项目91个,计划总投资1095.6亿元,产业类型涵盖LED光电、食品健康、先进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教育科研、贸易流通等,预计带动贸易增量600亿元以上。
义乌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