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5阅读
  • 7回复

网上辱骂诋毁他人,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476
奖学金
1815
威望
9675
微信分享到朋友圈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腔主  发表于: 2022-04-2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义乌十八腔,更多精彩评论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关闭

根据真实案例改编
     小伙A某和B某通过相亲结识,后双方恋爱进展顺利订下婚约之后因双方观念不和产生诸多矛盾分歧最终双方选择分手B某主动退还礼物、红包和彩礼A某母亲C某对此有些不满于是在网上发布诋毁B的视频,称其骗婚、骗钱,且公布王某个人信息,对B某的正常生活及人格尊严造成极大伤害。
     B某不堪其扰最终向法院诉讼。经法院调查审理B某并不存在骗婚行为。C某的行为侵犯了B某的名誉权最终法院批评教育,C公开向B某赔礼道歉,澄清事实,并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元。
    1.什么是名誉权个人信息权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侵权判定:1.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①捏造、歪曲事实; ②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③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2.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 ①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构成名誉权侵权; ②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构成名誉权侵权。
     个人信息权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本案中C某发表对B某贬低其社会评价的不实言论损害了B某的名誉权同时公布B某的姓名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的行为也对B其生活造成了侵扰
     2.侵权人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若行为人拒不承担前款规定的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担。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温馨提示
    发表言论时应谨言慎行要遵守法律的约束和道德底线随意在公开平台发布不实言论损害别人的名誉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需法律帮助,请添加十八腔律师团微信:sbq931207





37条评分威望+37
特别声明:帖子及回帖全部内容为论坛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任何用户如认为页面上的特定内容涉及侵权,可通过页面底部侵权投诉指引向我们进行投诉。
本帖共有7条回复,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