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益于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利好政策叠加,今年前三季度义乌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根据海关数据,
2021年前三季度义乌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726.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8.0%,进出口额占浙江省总额的9.1%,比重较上月提升0.1个百分点。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释放的“红利”之一。通过数据分析,该贸易方式作用显著,依然拉动市场强力奔跑。前三季度,义乌市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2020.3亿元,同比增长27.0%,占义乌市出口总值的78.6%,拉动全市出口增长19.3个百分点。同期,“义新欧”中欧班列增长迅猛,义乌海关监管“义新欧”中欧班列进出口货物总值239.6亿元,同比增长71.9%。
义乌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每天,数十万名中外客商在这里洽谈生意,数以万计的“义乌制造”从这里流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海外疫情得到缓解,欧洲、美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订单涌向义乌市场。
从海关提供的数据看,前三季度,义乌市对非洲进出口557.0亿元,同比增长15.2%;对东盟进出口总值340.3亿元,同比增长24.5%;对欧盟进出口总值285.8亿元,增长27.4%。同期,义乌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1132.4亿元,增长13.7%。
近年来,劳密产品和机电产品依然占据出口主导地位。前三季度,义乌市劳密产品出口1014.9亿元,增长21.4%,占义乌市出口总值的39.5%。机电产品出口948.7亿元,增长12.1%,占义乌市出口总值的36.9%;其中,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出口63.5亿元,增长462.5%;太阳能电池出口63.2亿元,增长464.2%。
据了解,近年来,义乌光伏行业实现了从“零”到“链”的聚变,华灿、瑞丰、木林森、爱旭等一批“光电”巨头落地,带动了我市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呈现快速增长,前三季度,义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5.6亿元,增长155.7%。此外,玻璃及其制品出口76.8亿元,增长27.0%。
从进口商品看, 前三季度,义乌市进口消费品119.2亿元,增长51.9%,占全市进口总值的75.8%。同期,进口机电产品19.9亿元,增长575.2%,拉动进口增长18.9个百分点。此外,高新技术产品进口10.3亿元,增长724.5%。
义乌市融媒体中心